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范思立
* **放大资金规模:**配资可以放大投资者的资金规模,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
10月18日,中国经济三季度“成绩单”出炉。同日,中国新闻社国是直通车举行“2024年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 与会专家从宏观、就业、消费、外贸、房地产等多个领域进行解读。
中国新闻社国是直通车“2024年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
王微:消费增长总量稳增量新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564亿元,同比增长3.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王微表示,总量稳、增量新,是当前中国消费增长的基本态势。
从消费需求的角度来看,前三季度,特别是三季度消费同比增速逐渐企稳,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持续稳固。总体来看,现在,消费稳在总量上,增在创新上,实现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结构性调整。
在今年前三季度消费活动中,除实物商品销售相对比较稳定外,服务消费也在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7%,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支持下,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出现较快增长,政策效应比较明显。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已有2066.7万名消费者申请,1013.4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1462.4万台,享受131.7亿元中央补贴,带动销售690.9亿元。
在消费需求变化过程中,增量“新”也体现在数字消费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此外,新赛道和新需求在加快涌现。今年以来,一些新产品、新品牌、新消费场景、新服务模式和新创意性消费都在加快涌现,推动了很多供给方面的新赛道加快成长。如奶茶新品推出速度加快,新能源汽车、服装服饰等领域新品牌落地也相对较多。
张建平:外贸表现超预期
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33万亿元,同比增长5.3%,历史同期首次突破32万亿元。此外,各季度外贸进出口值均在10万元之上,分别达10.15万亿、11万亿、11.17万亿元,这在历史同期也是首次。
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副理事长张建平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表现超出预期。
中国现在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中心,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三分之一。作为全球唯一近乎全产业体系的国家,中国不断鼓励自主创新、拥有自主产权,这些因素助推了外贸高质量成长。
目前,中国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抓好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两个市场取得的外贸成绩比较亮眼。前三季度中国与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实现增长。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达15.21万亿元,同比增长6.3%,高于外贸整体增速。对东盟进出口达5.09万亿元,增长9.4%。
郭丽岩:一揽子增量政策将持续显效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表示,中国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的相关系列举措落地,效果持续显现,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向高攀登,向新而行,向绿转型。
向高攀登,指更高附加值和更高质量。目前,我国商业航天、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新质生产力中的典型领域,增速都很明显。除高技术制造,高技术服务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在高景气度区间。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撑,正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生成,促进相关产业向高攀登。
向新而行,表现在各地加快推动以旧换新及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关数据表明,“两新”政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加之各地配套的落地实施细则,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改善了企业营收和上下游配套的市场关联环境,也加快了新供给与新消费之间的循环,为加快改善需求侧、激发更多有效需求的潜力创造了良好条件。
向绿转型,表现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今年1-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830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30%,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速。中国新能源汽车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目前,新能源汽车在全国市场的渗透率连续走高。9月份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达到53%,这为今后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推动汽车产业向高攀登、向绿转型提供了良好契机。
展望全年及四季度趋势,当前,中国经济有效需求仍然不足,需要进一步激发潜能。关键要凝心聚力,系统落实好一揽子增量政策。一揽子增量政策将在今年四季度以及明年持续显效。各类经营主体实际经营环境改善、效益提升、预期增强,将为稳住宏观经济速度及推动国民经济结构优化质效向好提供良好基础。
魏琪嘉:两大利好带动9月PMI超预期回升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表示,受季节性因素和前期政策带动影响,中国9月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超预期回升。
9月PMI超预期回升受到季节性因素和前期政策带动的双重影响。但他也坦言,有效需求不足对未来工业的稳健运行产生了一定压力,需要正视这样的困难,要注重产业链之间的平衡性及产业门类增长的平衡性,特别是把当前各类普惠性助企纾困政策落实好,推动工业领域稳健运行。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范思立股票期权配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股票配资官网观点